《一个80后的挣扎》202 意兴阑珊 免费试读
再次乘坐轻轨,从城市的一边一路换乘到另一边。东海因交通便利而闻名全国。只是沿途的风和闪电把周围的树和高楼拉成了长长的直线。我还没来得及看清是什么,窗外就黑了。当我停下来的时候,我看到了电视上巨大的广告,卖汽车、房子和东西。人们总是寻求快速到达目的地,却忘记了窗外的美景。当他们到达时,他们只发现他们得到了一些人为的繁荣。
我在校外租了一个30多平米的小房子,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小厨房。我当时的工资足够支付学费和日常开销,不用轮流上厕所,半夜关灯,也不用担心学校网速慢。有了空调,我习惯了南方湿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,过上了很多同学羡慕的生活。不是不适应,也不是不享受,只是想在一个远离家乡的宁静角落里有家的感觉。而且考虑到我当时做记者的工作性质,熬夜加班写文章也是正常的。这样的小屋可以让我安心工作,不用担心被别人打扰,也不会打扰别人。我的桌子上还有一个放杂志、专业书籍和电脑的地方。
轻轨站离学校不近,至少有2-3公里远,接下来也没什么事情可做。我朝学校走去。我的心里塞满了采访的点点滴滴,不确定的彷徨和潜意识的期待,就像初春飘在空中的柳絮,突然擦肩而过却抓不到。
我打了个喷嚏,靠在人行道内侧。在南方城市,第一件让我意识到的事情是,沿街的一楼大多被规划成各种各样的商户。它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,也繁荣了城市的经济。和老家比起来,偶尔有一两家店有食堂或者窗外有打印复印的牌子,不是气候。人们游手好闲,安于现状。经济发展似乎离不开统一规划和人们思想意识的发展进步。
头像“联华超市”几个蓝黑字早已变成了黄白色,但小空间里却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,而码扫的嘟嘟嘟声也是此起彼伏。
斜对面的自助火锅店老板正忙着摆菜。自从那次和系里的几个同学踢足球后来这里吃火锅,从日落到午夜,五六个大男孩一扫冰柜里的肉卷,堆在角落里的啤酒一个个变成了空瓶。从接待开始,老板在收银台后面开心地玩接龙,到拿着拖把在我们脚边乱涂乱画,最后坐在门口拿着凳子耷拉着脸抽烟。第二天,大门的玻璃上出现了一张通知,用黑体字写着:用餐时间不得超过两小时。每次路过,我都故意从马路对面绕过去。啊,青春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无价之宝。我们有实现理想的时间和能力,也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和方式。
再往前,理发店里留着时髦发型的理发师正在清理地上的碎发。紧身牛仔裤的口袋里塞满了当时流行的诺基亚的新手机。这一条里面的蛇比那条老蛇玩起来舒服多了,他笑着说,露出了一口白牙。
像大多数城市一样,大学总是被许多小贩包围着。我没有心情选择晚餐吃什么。我还是像往常一样炒饭。有菜有肉有饭,一物多用。老板娘笑着朝我点点头,迅速把食材丢进锅里翻炒。我忍不住向后退了几步,扯下领带,折好塞进包里。看着老板娘脸上涂着劣质粉底和油腻的袖口,我苦笑了一下,然后一阵米香扑面而来。我咽下口水,想起还没吃午饭,拿着炒饭快步走回家。
我租的房子正对着街道,这个时候不开灯,也不觉得黑。阳台上的夕阳,昏暗的路灯和闪烁的霓虹灯让整个房间都包裹着浓浓的暖意,足以赶走现在那种并不强烈的黑暗。我脱下唯一的西装,小心翼翼地挂在椅背上,拎着炒饭包,来到阳台,边吃边看楼下来来往往的行人。
元宵节伊始,周围黑漆漆的建筑一个接一个被黄或白的窗户照亮,就像舞台上不同戏剧的场景。路灯渐渐拉伸人的影子,轻轻晃动,直到消失,然后下一个又会连接起来。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美食熟悉的味道,可能是家的味道。我喜欢边吃边享受这种氛围,尤其是在这个季节。虽然晚风还是有点凉,但让我暂时忘记了一天的烦恼。
吃饱后,我躺在舒适的大床上,看着床尾墙上克洛泽后空翻的海报,采访的场景又像电影一样出现在脑海里。面试官看起来不年轻,他能当学生吗?我不这么认为。还是她不相信我能准时到达?哎,对于我这种毕业前就能找到工作的学生,学校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保证就业率是硬性标准。她在网上搜索我的文章了吗?我报道了很多,还有照片。我想我能找到他们。